“蕲春有株草,浑身都是宝”,
说的正是蕲艾
这株看似寻常的草木,从鲜叶到枝干,从食疗到理疗,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鲜艾叶可入食疗,干艾叶能洗澡、泡脚,制成艾绒卷成艾条可艾灸,这些功效早已被大众熟知。但你知道吗?蕲艾燃烧时升起的艾烟,同样蕴藏着守护健康的力量。
艾烟的价值,也是蕲艾多元功效中不容忽视的一环。熏灸疗法便是对艾烟功效的充分运用,它是指将艾条段或艾绒置于特制的熏灸器内点燃,以其艾烟熏灸患处的一种传统中医疗法。
这种疗法以熏灸器为载体,利用艾绒燃烧形成的药力和热力作用于病患处,操作简便、患者易接受。其作用特点是“以烟为主,以热为辅”,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甲沟炎、指(趾)头炎、痈疽疔疖、创面感染、癣症、带状疱疹、糖尿病足、褥疮、湿疹、银屑病、神经性皮炎、肿瘤治疗相关性皮炎等疾病,尤其擅长治疗病原体感染性皮肤疾病。
从功效来看,熏灸法具有拔毒泄热、化腐生肌、温阳和血、通络止痛、收湿敛疮、保湿滋润的作用。现代研究也证实,它能抑制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性微生物,调节免疫因子、抗自由基和抗氧化,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还能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局部疼痛。同时,艾燃烧生成物附着于创面之上,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皮肤黏膜屏障。
熏灸法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烟熏法治病的记载;《黄帝内经》提出将艾作为灸材;晋隋唐时期,熏灸材以艾为主,还将药物与艾相结合,用艾烟熏灸法治疗中风身痛、咳嗽及疫病,甚至眼科疾病;宋金元时期,它主要用于痔疮、便秘、疮疥的治疗,艾烟也能治疗眼科疾病、头疮和臁疮;明清时期,其适应症进一步扩大,除各种疮疡外,还可用于头痛、牙痛以及某些皮肤疾病,艾烟也能治疗喘证。
随着时代发展,熏灸疗法也在不断现代化。上世纪60年代,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周德宜受古代文献启发,发明了炉式熏灸器,率先将熏灸技术应用于现代针灸临床,治疗外科浅表感染性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形成了独到经验。
蕲艾这株“宝草”,连燃烧产生的烟都有如此多的妙用,从古代的经验积累到现代的科学研究与创新,熏灸疗法让艾烟的价值得到了充分发挥,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中医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