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灸是中华传统医药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3000多年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中积累总洁,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特的技术疗法。早在2500多年前,孟子就言“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在我国民间也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俗语。这充分说明用艾治病防病的历史源远流长,并早于根植于中华民族广大劳动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中。2012年,蕲艾,被评为湖北省蕲春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在蕲春,有四宝分别是“蕲艾、蕲蛇、蕲龟、蕲竹”,均为中医药地道的珍贵药材,尤其是以“蕲艾”药用最广,影响最大。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其父亲李言闻著作《蕲艾传》中记载“蕲艾”之功效为“治病灸急”,其效为“功非小补”。小小艾草,功效作用却很大。 蕲艾产自湖北省蕲春县,植株高大,高150~250厘米,香气浓烈;叶厚纸质,被毛密而厚,中部叶羽状浅裂,上部叶通常不分裂,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最长可达7-8厘米,宽1.5厘米,叶揉之常成棉絮状。蕲艾之所以好,是因为有四个优越的生长条件。 ![]() 一、蕲春县地形狭长,形如船帆,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复杂,高峰海拔1244.1米,有大面积的山地、平地等,红壤地占全县面积的35.5%,黄棕壤占30.4%,红土壤肥力居中,以微酸性土壤较多,尤其是硒土特别适合蕲艾的生长。 二、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跨境东经115度12分至115度55分,北纬29度至30度41分之间,属于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历年平均无霜期249.1天,降水量1341.7毫米,日照时数2025.8小时,气温16.8度,适宜蕲艾等植物的生长。 ![]() 三、蕲河发源于四六山南麓,是蕲春县的主要河流,全长117.8公里,汇集大小支流120余支,形成一个脉络网,为蕲艾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四、蕲春县当地政府强有力的垂直化的农业发展政策,因地制宜,坚持生态平衡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强对植被的保护,污染少。 艾心济世,侠义人间。《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明代医家申斗垣著《外科启玄》中治疗“黄水疮”,且注明用“蕲艾”。 ![]() 当代中医学家陈可冀院士发现治疗妇科疾病时用蕲艾效果好。 湖北蕲春李时珍医院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韩善明,用蕲艾温针治疗胃下垂210例临床疗效观察"一文被选入《中国实用综合医学》一书中。说明蕲艾在治疗病痛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医药学家王曦曾主编《蕲艾灸》一书,主要阐明蕲艾的功效和作用,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蕲艾质量行业标准体系制定者之一,核心团队专注蕲艾研究30年,国内外发表论文和出版著作30余部。 ![]()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透彻,为异也。“为了证明了李时珍记载的科学性,特做了下面的研究。#蕲艾# 现代研究表明,以不同产地的艾叶油为指标,对产业北京郊区、四川、河北、山东、河南、湖北等地的艾叶进行挥发油含量测定,结果湖北蕲艾艾叶的挥发油含量高,比其他六种产地的艾叶要高得多。 ![]() 艾草采摘时节最讲究以艾叶主要成分挥发油为指标,对不同时期采用的艾叶挥发油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证明,从四月到端午节(六月中旬)前后几天,艾叶中挥发油含量逐渐增至最高。之后,艾叶中的挥发油含量逐渐降低,至开花期(八月份后)含量降到最低,仅为高峰期含量的一半。 蕲艾灸的民间应用历史十分悠久,蕲艾具有穿透力最强。与中医传统独特的治疗方法,艾灸时作用机理主要是用艾火的热力灸透肌肤,可以起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在450多年前,李时珍就开始关于关注蕲艾灸火的热力作用。现代为了证明了李时珍记载的科学性,应选用产业湖北蕲春、河北安国、四川资阳、河南汤阴的艾叶对其燃烧热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蕲艾的燃烧热量最高,其他的较低,说明用蕲艾做艾灸原材质量好。 ![]()
因此,用蕲艾作为艾灸的原材料甚为最佳。好的艾灸,必不能忽略艾绒的质量,就好比做大餐,对食材的把控尤为重要,如果食材差,就会大大影响美食的口感和质量。艾灸也是一样的道理,会影响艾灸的效果。从艾草品种开始筛选,艾制品研发生产仓储到广大的顾客的手中都需要严格的把控,才能保证极高的药用价值和良好的灸疗效果。其次,才是对艾灸工具的讲究“好马配好鞍”,才能物尽其用,事半功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