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拜名师
明朝嘉靖年间,蕲州城是长江中游一个很热闹的码头,大小客栈里总住满了南来北往的客商。
这一年,一个四川来的商人找李时珍看病。李时珍经过诊断后,认为这个商人患的是不治之症,凭经验估计,活不了多久。
于是,李时珍便劝这个商人早日回川,并给他开了一个药单,要他照单买药,在途中服用。
过了一年多,那个四川商人又在蕲州街上和李时珍相遇了。他红光满面,身强体壮。
李时珍暗暗吃惊,急忙问道:“是哪位神医的仙丹妙药治好了你的病?”
那位四川商人高兴地向李时珍讲述了去年回家途中的一段经历:
他去年离开蕲州后,一路上病情一天比一天重,好在中途服用了李时珍的药,才慢慢拖到夷陵①。
到了夷陵,有人向他推荐了一个叫小华佗的名医。那小华佗经过仔细诊断后,问他如何来到夷陵?途中可曾服药?那四川人掏出了李时珍给他开的药单。
小华佗看看药单,开始是连连点头,接着又摆头笑笑。最后,小华佗在原来的药单上加了两味药。按这个药单抓药服用,不到一个月,四川商人的病就好了。
听了四川商人的话,李时珍又惊奇又敬慕。那小华佗在自己的药单上加了两味什么药呢?他昼思夜想,也想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最后,他决定亲自到夷陵去拜访小华佗。
到夷陵后,他了解到小华佗医术非凡,但性情孤傲,难得接近。
李时珍不管这些,每天来到小华佗的诊室,站立一旁,看他如何诊断、下药,还主动为他磨墨、扫地。
李时珍的真诚赢得了小华佗的欢喜。小华佗打听他的身世,有意收他为徒弟。
李时珍不敢说出真名实姓,只是搪塞地说了两句:“后生家住下江黄州府,姓李名东璧②,不慕功名,一心习医,救死扶伤。”说完,便双膝跪在小华佗面前。
小华佗平日见过不少失意文人和浪荡青年,言欲习医而又三心二意。只是这小伙子数月以来,诚心诚意。于是,收他作了徒弟。
师徒二人朝夕相处,心心相印。冬去春来,不觉已过了一年。
这天,小华佗对李时珍说:“东璧,今日由你来单独诊断病症,看你医术学得如何?”
看完第一个病人,李时珍细心地开了药单,递给小华佗看。小华佗看后,不禁暗暗吃惊:辨症准确,用药精当。
他不敢相信这药单是出于从师一年的学徒之手。他有意地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药单,就是当年李时珍给四川商人开的那张。
心想:李东璧和李时珍都是下江人氏,莫非他们有什么亲戚关系?于是问道:“东璧,你是下江人氏,可知有个叫李时珍的郎中?”
李时珍以为小华佗发现了自己的真名实姓,连忙跪下道:“禀告师傅,后生正是。”随后,就把他怎样给那位四川商人诊病的经过诉说了一遍。
小华佗听了,十分感动。他连忙拿出了李时珍给四川商人开的那张药单,真诚地对李时珍说:“东璧呀,你下药虽有画龙之功,却无点睛之术。”
接着就同李时珍仔细推敲四川商人的痼症,再讲自己加两味药的道理。
从此,李时珍更敬重小华佗的医术,小华佗也毫无保留地把他几十年来采药行医的经验以及秘方,都传给了李时珍。
①夷陵,指现在的宜昌市。
②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
讲述者:纪克勤
搜集整理者:宋光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