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博州文化和旅游局在博州蒙医医院共同举办“春雨工程”荆楚中医药边疆行义诊活动。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省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慧、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一级主任科员何洋、博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贵花、博州蒙医医院副院长乌仁其米格等出席活动,博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风主持活动。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
省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
张晓慧出席活动并致辞
张晓慧馆长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春雨工程”荆楚中医药边疆行义诊活动是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文化润疆”整体部署中的切实行动。蒋贵花局长宣布活动启动后,蕲春艾灸项目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韩善明、房县向氏正骨疗法传承人向睿、潜江李氏针灸传承人向李俊分别到蒙医专家门诊、骨伤科、五疗科等科室开展义诊,蕲春艾灸疗法、叶开泰传统中药制剂方法、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七星镇痛膏制作技艺等6个项目在医院门诊大厅开展项目和产品宣传展示。
蕲春艾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韩善明正在为病人诊疗
作为此次参加义诊的湖北六个非遗代表性项目之一,蕲春艾灸疗法在现场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市民朋友们纷纷前来体验蕲春艾灸疗法,蕲春县文化馆(蕲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在现场指导博州市群众正确使用蕲艾产品并免费赠送艾灸相关产品近千余份。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韩善明现场把脉问诊,用传统中医手法为病人诊疗,疗效显著。
针灸(蕲春艾灸疗法)
针灸(蕲春艾灸疗法)源于中国古代民间的灸炳法,兴盛于明清,衰落于清末及民国时期,复兴于当代。它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为指导,体现了“辩证论治”“天人合一”“治未病”等中医学思想,是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活态记忆。
它是一种将地道蕲艾为灸材,点燃后放置或悬置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之上,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扶正祛邪、温经通络,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目的的地方性灸法。以明太医李时珍父子和韩泰为代表,以《蕲艾传》和《本草纲目》为标志,理论体系完备,灸法种类齐全,尤以雷火神针灸、大灸、火灸等闻名于世。
蕲春县文化馆张宏泉馆长向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省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慧、博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贵花介绍蕲春艾灸疗法。
民众现场体验艾灸熏灸仪
活动将从9月15日持续到9月17日结束,博州蒙医医院高度重视此次义诊活动,希望今后鄂博加强非遗中医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发展特色专科优势,不断满足边疆群众的就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