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李时珍(约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山人,世称李濒湖。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瓦硝坝人。明代医药学家、博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为当时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被称为医圣和药神,李时珍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医书。

专家点评
Comments
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艾叶的植物形态有详细的描述,对前人论述艾叶性寒和艾叶有毒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和指正,并附用艾叶治病的单、验方52个,是收载艾叶附方最多的本草专著之一,为推动和指导艾叶的应用作了积极贡献。此外,李时珍对于产自家乡的道地药材“蕲艾”更是十分推崇,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此述被后世视为有关蕲艾的经典论述而被历代医籍所转载,蕲艾也因此而名传渐远,闻名天下。


明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载:“蕲州贡艾叶,叶九尖,长盈五七寸,厚约一分许,岂唯力胜,堪称美艾。”由此可见,在明代,产自蕲州的艾叶就被作为贡品向朝廷进贡。


蕲艾植株高大,高150~250厘米,香气浓烈;叶厚纸质,被毛密而厚,中部叶羽状浅裂,上部叶通常不分裂,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最长可达7-8厘米,宽1.5厘米,叶揉之常成棉絮状;入药,性温、苦、辛、微甘。蕲艾挥发油含有乙酸乙醋(acetate ester)、1,8-桉叶油素、水合莰烯(camphene hydrote)、樟脑、龙脑(borneol)等,含侧柏酮。药理分析挥发油对多种霉菌、球菌、杆菌有抑制作用,还有平喘、镇咳作用。
蕲艾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典藏故事
Story
  • 艾草寻水
  • 端午与艾草
  • 蛇报恩
  • 朱元璋赠银谢艾

在古代行军打仗千军万马,最重要的是水源,没有水可不行,没有水军队就不能前行,那怎么办呢?那时军队一直采用艾草来找水源。艾草生命力顽强,只要有阳光的地方,就会生长,因此到处都有。所以军队到了荒原上的时候,士兵就会分头去找艾草(或者干脆行军时随车带上干艾草),然后把艾草堆成一堆,点火燃烧,艾草燃烧后,艾草它有一种特性,就是性向下,并有自动找水的功能,艾草烧着后,产生的艾热会顺着地下走串,直到它找到出路,当遇到水源的时候,就会将随水一同蒸发升腾,这时军队就在方圆5里去找看看那里的地面有水雾冒出来,如果有冒出了,就是表示这个地方有地下水。这个时候在从有烟冒出来的那个地方去挖下去,不一会儿就会有水出来了,这样就有水喝了,又可以继续打仗啦!这就是用艾草找水的故事。

其实将艾草用到人身上治疗疾病,亦是如此。艾热进入人体后,随气血循环,也具有自动找水、并祛除湿气的作用,遇到人体某个部位的湿气、寒气,它会慢慢将湿寒之气逼出体外,这就是为什么艾灸能够温散寒气、活血行气、温通经络、回阳固脱、升阳举陷、消瘀散结、拔毒泻热、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根本原因。

蕲艾文化
Culture

艾草文化

以人为本,规范管理

了解更多 >


中国艾都

追求卓越,创造一流

了解更多 >


产品分类

健康养生,造福民生

了解更多 >